2014年國家發布的《中國互聯網狀況》中說道:"互聯網是人類智慧的結晶,20世紀的重大科技發明,當代先進生產力的重要標志。"互聯網并非個人、單方面的意志,而是國家的、全面的意志,是共同的、一致行動的計劃,只是不同的區域、機構和個體會根據本身、地方實際作出個性化安排。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大潮涌動的背景下,“互聯網 "成為2015年的熱詞,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大量提及互聯網,提出制定“互聯網 "行動計劃,推動移動互聯網、云計算、大數據、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,促進電子商務、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,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。毫無疑問,“互聯網 "正在成為新一輪資本市場的風口。面對這個風口,許多傳統行業的巨頭都不淡定了,都在積極尋求互聯網轉型。
作為“互聯網 "基石的是編程,這一點無論怎么強調都不過分,那么學好編程就要從小做起。那么時至今日,“互聯網 "有了哪些時代變化?我們又該如何正確理解“互聯網 "呢?
互聯網融合發揮創新力量
融合就是提高開放度,去除排異,增強適應性。融合本身也指代身份的融合,例如客戶消費轉化為投資等?;ヂ摼W如果能夠融合到每個行業中,無論是對于傳統行業,還是互聯網,都應該是一件好事。交叉營銷、互通互聯能夠促進整合協同、提高效能,這不僅僅是一份創意,還是互聯網改變商業的一個契機。比如騰訊做連接器,開放了平臺,讓很多人、物、服務、觀念、機構嵌入連接器中,不僅帶來了連接的價值,還改變了人們智慧生活的方式和與世界對話的方式。
融合是一種創新驅動力量,現在的時代,有人稱之為信息經濟、數據經濟,也有人說是連接經濟、創客經濟。實踐證明,中國的資源驅動型增長方式必須轉變到創新驅動發展這條道路上來,打破壟斷格局與條框設限,破除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因素,建立可協作、可融合的環境與條件,融合是創新驅動力,也是互聯網的特質,用互聯網思維融合變革,發揮創新的力量。